管家婆一肖一码一中一特

您现在的位置是:管家婆一肖一码一中一特 > 儿童成长 >

江山市碗窑小学:“双减”赋能量劳动促成长

文章来源:admin 时间:2024-03-11

  “双减”政策的实施以来,碗窑小学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摸索出了一些适合该校学情的做法和经验,效果显著。

  学校成立了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学习《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研讨劳动教育实施的学段年段目标、教育内容、课程建设、课时安排、实施路径、教育评价等内容,制定实施方案,把学校劳动课程命名为“酸枣树下慧劳动”。该课程包含三个版块,即学科学习、实践学习、研究学习。学科学习是以用好省编《劳动》教材为主,并在其他学科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实践学习包括校园劳动、家庭劳动、社会服务劳动实践;研究学习主要以校本课程“酸枣树下”为依托展开的系列主题活动。

  学校把劳动课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进度、教研活动和课程评价纳入教导处常规检查项目。

  “课堂+课程”贯通融通。严格按照省级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每周1节劳动教育课,同时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注重学科融合,结合课后托管服务和拓展课社团活动,开设手工制作、厨艺烹饪、种植采摘等劳动课程10多种,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

  近年来,该校把“开学送种子”活动作为一个新课程来实施,每学期开学第一天,每个学生在校门口都能领到一包寓意不同的种子。孩子们把这些种子或种在学校一米菜园里,或种在家中的菜地、花盆里,在班级群里实时播报种子生长情况,分享自己的劳动体会。学校还开展评选“种植小能手”活动,孩子们带着自己栽种的鲜花或蔬菜上台介绍种植经过,通评委们打分评选出“种植小能手”,

  “学校+家庭”协力协同。中的“课程内容”设置了三类劳动、十个任务群,省编《劳动》教材中也提供了相关学段年级的劳动清单,学校教研组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梳理、制定出每个学段的劳动清单,根据劳动清单,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相应技能。在校劳动实践包括每日的教室、包干区打扫,书包、书包柜、抽屉的整理与收纳,校园内绿色植物养护,一米菜园蔬菜种植等常规劳动。每学期开展劳动周、丰收节、水果拼盘、“我是小厨神”、劳动技能大赛等各类活动,让学生出力流汗、接受锻炼,亲历过程,学到技能。

  通过家长会、线上讲座、推送劳动教育相关文章,极力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重视劳动教育并鼓励督促子女参加家庭劳动。该校每天把劳动作业作为一项常规作业来做,各班主任根据学段劳动清单,在一段时间内布置一个劳动任务,要求每个孩子回家都要做,并由家长在《水韵少年成长手册》上记录。孩子们或擦桌扫地,或洗碗叠衣服,周末还会下地干农活。寒暑假,该校还会有劳动实践作业——“挑战30”“挑战60”线上、线下打卡,江山市教育局推出的“慧劳动”平台,对学校这个活动起到一个很好的支撑作用。

  基地+特色”实践提升。千方百计拓展劳动空间,租赁了600多平方米菜地,作为学校的劳动基地,每班学生们根据时令种植各季蔬菜、瓜果、作物;学校还和附近的“江山市果粒园家庭农场”签订《共建小学生劳动基地协议书》,根据农场的生产规律、季节特点组织学生到农场进行劳动实践;将敬老院作为我校的劳动基地,每月一次大扫除;元宵节、重阳节组织学生去慰问、看望老人,为他们包汤圆、表演节目。积极打造校内的特色劳动基地,开设“陶艺教室”“烹饪教室”,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需求。

  开发“酸枣树下”课程并将其作为学校劳动特色课程。围绕校园内的“酸枣树”开展劳动实践教育,通过“创意——方案——实践”的路径,聚焦学生的设计思维、动手操作、探究实践和合作交往等能力,构建一种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课程样态。用酸枣树叶制作茶叶、酸枣核制作酸枣核工艺作品、酸枣果制作酸枣糕,引导学生在感知、探究、制作、设计、展示中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树立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关注劳动过程,尊重学生差异。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学习成果来展示自己,给每个学生一个机会。每周各班都会根据该校自编的《水韵少年成长手册》中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家长评价,以及钉钉群、微信群或者是“慧劳动”平台上的劳动打卡情况,评选出班级“洁雅少年”“坚韧少年”“进步之星”,每月还要评选出校级相关荣誉并把获得荣誉的学生个人照片展示在宣传橱窗里。通过各种评选活动,每个孩子都爱上劳动,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劳动意志。

  搭建展示平台,秀出别样精彩。搭建多种平台供学生展示他们的劳动技能,如“水果拼盘”大赛,“我是小厨神”大赛,“我是农场主”讲解大赛,折衣服、系鞋带等各种劳动技能比赛。通过比赛将校内校外所学到的劳动技能纷纷展现出来。“小厨师”“超级农场主”“劳动小达人”等称号,使学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

  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到了劳动技能,养成了劳动习惯,提升了综合素养。教师们也得到了专业成长,近两年,在江山市级以上劳动论文、案例、实践项目征集等方面有三十多人次获奖。(翁玲娜 供稿)

Top